合作行为是亲社会行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不仅直接影响儿童当前的许多心理活动,而且对儿童以后的社会适应也具有重大影响。幼儿期,儿童的合作多数表现在游戏中,而且儿童的合作行为在游戏中最能体现其真实性。而气质是儿童出生后最早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明显而稳定的个性特征,是一个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它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具有独特性,制约着心理活动地进行。因此,本文着重研究不同气质类型幼儿在活动中合作行为的差异,将幼儿主观的情绪气质作为研究内容,对不同气质幼儿在情境合作游戏中的合作行为进行观察记录,最终对其合作行为的各项得分进行相关数据统计。
关键词:气质类型 同伴关系 合作行为 合作游戏
2.1气质类型的定义
气质这一词的表述最初是由希腊心理学家提出的医学家依据相关内容对气质的理论作了整理。最终提出将人的气质性格按照四种体液进行划分,分别是粘液、血液、黄胆汁和黑胆汁。体液在人体中分布的多少不同,借由不同的占有比例,将人的气质划分为胆汁质(黄胆汁占优势)、多血质(血液占优势)、粘液质(粘液占优势)、抑郁质(黑胆汁占优势)四种对应的类型。
气质是一种稳定的、独立的心理特征,它是由情绪等衍生来的心理特征,它是人与人之间,除了高矮胖瘦等在生理上,或在智力上的个别差异以外,另一项与生俱来的个别差异。
对于来自外界的刺激,每个人的反应也是不同的,而且不论是外在或内在的刺激,如何反应的模式往往是天生的。这种每一个人一生下来先天就决定的、对内在及外在刺激反应的方式,称为气质。
2.2合作及合作行为的定义
近年来,作为儿童重要的社会交往活动,合作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要研究儿童的合作,首先要清楚什么是合作。
第一,合作强调过程的进行而非结果,它所看重的是个体在一项由两个以上的合作人共同完成的活动中的表现,研究培养合作能力的对策的前提就是首先要关注合作主体在合作活动的整个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点:第二,合作的顺利实现一定需要围绕某一个或者某些共同目的开展的。没有共同的目的合作难以实现。因此我们要引导幼儿发现目标了解合作的必要性,从而激发其合作欲望和合作意识。第三,合作行为需要合作主体之间相互协商、妥协、配合及分工,合作行为之所以作为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指征就在于其需要主体间的高度配合,同时也需要主体具备基本的问题处理能力及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2.3合作游戏的定义
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和最重要的存在方式。儿童的游戏行为历来都作为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和社会学家所关注,这不仅因为游戏是儿童最主要最喜爱的活动,更重要的是因为这种活动的发展与儿童心理发生最重要的变化有关系。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合作性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与他人分担共享的心理倾向、协调活动的能力及集体主义和利他性的价值倾向。因此,合作游戏通常指由两个及以上的同伴为某一共同目的相互配合完成的游戏活动。
如需定做或者获取更多资料,请联系QQ:375279829